欢迎访问南昌森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网!
18779141337

南昌认证机构嘴角牵出一丝苦笑吗

认证机构,这名词在普通人听来,大约不甚了了,不过是一串无甚意义的字眼罢了。然而对于企业老板,或是那些所谓"专业领域工作者",却如同庙堂里的香火,不可或缺。他们日日与之周旋,竟至于生出一种奇特的依赖来。

我见过一位小工厂的老板,姓张,面色青白,眼珠却极黑,时常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。他的工厂生产些塑料制品,销路尚可,只是每每谈及"认证"二字,便显出几分焦躁来。

"没有认证,货便出不了门。"他如是说,嘴角牵出一丝苦笑。

起初我不甚明白,后来才晓得,所谓认证机构,便是那颁发各类证书的衙门。ISO认证、**认证、**认证……名目繁多,如同夏日里的蚊虫,嗡嗡地围着企业打转。张老板的烦恼,便在于此。

他的工厂本不大,二十来个工人,机器也老旧,然而为了取得那纸证书,竟不得不花费数万元,请了顾问公司来"辅导"。那顾问生得白白胖胖,西装笔挺,一来便指手画脚,说这里不合规,那里不达标。张老板跟在后面,诺诺连声,活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。


3.jpg


"其实我们生产的东西,质量并不差。"有一回,张老板偷偷对我说,"但人家只看证书,不看实物。"

认证机构的检查员来时,排场颇大。三两个人,却要厂长、经理、技术主管一干人等前呼后拥。他们拿着长长的清单,一项一项地核对,时而皱眉,时而摇头。张老板便赶紧递烟奉茶,脸上堆满了笑,仿佛那检查员是他多年未见的至亲。

检查过后,照例是"不符合项"。于是又要花钱整改,再请顾问,再招待检查。如此循环往复,直到那纸证书终于到手。张老板将证书镶在镜框里,挂在办公室*显眼的位置,如同供奉一尊神像。

我曾问过张老板,这认证究竟有何用处。他愣了一愣,答道:"有了它,客户才认你的货,银行才肯**,政府检查时才少找麻烦。"言罢,又补充道:"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,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。"

后来我渐渐发现,认证机构之多,犹如过江之鲫。有官办的,有民办的,有中外合资的,个个都宣称自己***、*专业。他们之间也互相倾轧,互相拆台,活脱脱一副江湖做派。而企业则成了他们争夺的猎物,不得不周旋其间,疲于奔命。

有一回,张老板兴冲冲地告诉我,他拿到了欧盟的认证,可以出口了。然而不出三个月,他又愁眉苦脸起来。原来那欧盟的认证只管一年,到期又要重新评估,费用比初次认证还高。而他的欧洲客户,却因经济不景气,取消了订单。

"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。"张老板叹道,眼望着墙上那一排金光闪闪的证书,眼神空洞。

更可笑的是,有些认证机构竟会主动上门,推销他们的"新型认证"。"绿色生产认证"、"社会责任认证"、"诚信企业认证"……名目之新奇,令人咋舌。张老板起初还认真考虑,后来便学会了婉拒。他说:"这些花架子,不过是变着法子要钱罢了。"

然而拒绝也不总是明智之举。有一家竞争对手,拿到了某个新奇的"行业标杆认证",竟在投标时占了上风。张老板闻讯,急得团团转,连夜打电话联系那家认证机构,表示愿意立即办理。

我*后一次见到张老板时,他的办公室墙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证书,活像个卖奖状的铺子。而他本人,则显得更加憔悴了,眼下的青黑色愈发明显。

"现在好了,"他苦笑道,"什么认证都有了,*是利润快没了。"

后来听说他的工厂还是倒闭了。那些花费巨资取得的认证证书,*终和破旧的机器一起,被当作废品卖掉了。

我想,认证机构本应是质量的守门人,何以沦为吸血的蚂蟥?企业追求认证,原为证明自身,何以反被认证所累?这中间的荒诞,恐怕不是张老板一个人能想明白的。

每当我看到那些新开张的企业,意气风发地谈论要取得多少多少认证时,便不由得想起张老板那满墙的证书,和那双越来越黯淡的眼睛。